为何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就变得不再听话?为何曾经温顺的 “小绵羊” 变成了如今扎人的 “小刺猬” 呢?
家长需要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,以适应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,同时缓和亲子间的冲突,需对亲子关系做出改变。那么该如何改变呢?家长需做到 “六变”。
- 变说教为示范
说教往往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,其前提是将自己的话视为绝对真理,要求孩子必须听从。然而,实际上许多孩子对父母的说教极为反感。相比之下,身教的力量更为强大。身教能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,家长要身体力行地做给孩子看,而非一味地喋喋不休地说给孩子听。 - 变命令为商议
家长们在自己小时候所接受的教育大多也是命令式的,因此由于教育的传承性,他们也习惯对孩子使用命令语句,比如 “你该去睡觉了,听到没有!”“去把你的房间收拾好!”“关掉电视,去做作业!” 家长处于强势地位,孩子处于弱势,不得不听。但到了青春期,孩子不再畏惧家长的威慑,对这种带有强制性的命令开始阳奉阴违,甚至公开反抗。若换成商量的方式,用温和的语气与孩子交流,效果就会大不相同。例如 “你是不是该睡觉了呀,时间已经很晚了呢。”“你能不能把房间整理一下呢?看起来好乱哦。”“我们把电视关掉,去做作业怎么样?” 如果家长担心孩子不听从,可以使用选择句,比如要求孩子八点半上床,可以说:“你是八点一刻睡呢,还是八点半睡?” 如果孩子贪玩,肯定会选择后者。这时家长可以说:“好呀,我尊重你的选择,不过你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哦,我相信你到了八点半就会立刻去睡觉。” 这样的方式比没有商量和选择余地的命令更容易让孩子接受。 - 变否定为夸赞
“又去打架了,老师都找到家里来了!”“又撒谎,为什么总是骗我?” 这些都是在否定孩子,给孩子贴上不聪明、不乖、不诚实等负面标签。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好,成人的否定可能会转化为孩子对自己的否定。反正我不好,那就破罐子破摔!我就 “不好” 给你看,看你能拿我怎么办!孩子不可能不犯错,也不可能没有一点缺点,但孩子同样有好的一面。我们为何不放过孩子不好的一面,抓住好的一面给予肯定呢?比如发现孩子懂事了,可以加以夸赞:“这孩子,越来越懂事了呢。” 孩子五次考试中只有一次考得好,那就忽略那四次考得不好的,肯定这唯一一次考得好的,增强他的信心,让他看到希望。而孩子也会在家长不断的肯定、表扬、欣赏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。 - 变唠叨为关怀
恐怕没有哪个家长不对孩子唠叨,有的是无意识的唠叨,有的是明知唠叨不好却又控制不住自己。这种习惯性的唠叨对孩子来说简直是一种灾难。其实语言的效力是有限的,身体语言和爱的行为同样重要。比如要交给孩子一个任务时,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,点点头,表示信任;孩子有了好的行为,给他一个赞许的微笑,投去自豪的眼神;孩子刚到家时,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;晚睡前在孩子额头轻轻一吻,表示一天的告别:“孩子,晚安!” 青春期的孩子反感家长的原因之一就是感受不到父母的爱,因为这种爱被没完没了的唠叨、指责、说教给隔断了。这个时候,家长如果试着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孩子两三岁的时候,重温那时的母爱,相信这种无条件的爱足以软化孩子与家长的对立。 - 变管制为放手
家长认为孩子还小,需要严格管制,不然就会没规矩,心也会玩野。比如管孩子的学习,陪孩子做作业,处处严格要求。怕孩子做不好自己的事,就管孩子的生活,替孩子做事。在家长眼里,孩子永远长不大。殊不知,这样的管制反而让孩子失去了责任感,把自己的成长交给了家长。同时,这样的管制也让孩子的自制力无从培养。于是家长就陷入了一个思想误区:看,我一旦不管,孩子就会变得更糟糕!而孩子在管制中感到压迫和不自由。为了挣脱束缚,寻求自我空间,孩子就会与家长对抗。所以,家长该放手时就要放手,教会孩子为自己负责,该信任的时候要信任,给孩子锻炼的机会,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